城读 │ 明清中国城墙:特征、规模分布及其对当代城市的影响
108
明清中国城墙:特征、规模分布及其对当代城市的影响
明清有城墙的大城市,其规模分布呈幂律分布。历史上具有城墙的城市,在当代城市就业与人口密度也更高。
Yannis M. Ioannides, Junfu Zhang, Walled C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Available online 10 November 2016, ISSN 0094-1190, .
Source:
Picture source: A 17th-century painting showing the city wall of the Old City of Shanghai and the river port outside the wall,
考古证据表明,早在四千年前,中国的人类定居点就建有环绕的城墙。主要城市建有防御性城墙,这一点贯穿中国有记录历史的始终。在帝国时期,大部分的城市居民居于城墙之内。有无城墙是区分城市与乡镇的根本标志。
城墙代表着中国古代城市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中国北方,没有城墙算不得真正的城市——这一点甚至可以从造字中看出来,指代‘城’与‘城墙’所用的汉字都是‘城’,没有城墙,就没有城市,就像没有屋顶就没有房子一样。” (Sirén,1924)。
直到20世纪中期,各地纷纷以打破“历史的镣铐“为名拆除城墙。如今,只有极少数中国城市还保留着完整城墙,例如荆州、平遥、西安和兴城;在大多数中国城市,城墙早已荡然无存。
中国古代城市兴建城墙的主要目的为防御。典型的城墙宽度足够士兵、战马甚至战车通行,城墙通常建有城垛、塔楼、城门塔等防御工事。早期城墙一般夯土而成,直到明朝(1368-1644),城墙表面筑砖方始普及。大多数城墙四周环绕护城河。
研究中华帝国晚期城市的城墙,有助于理解中国的城市发展。防御需求与城市的地理区位密切相关。身处广阔富庶腹地的城市极易成为歹徒劫匪或者落魄贵族袭击的目标;沿海城市一方面易受外敌入侵,另一方面其财富也容易招致国内海盗的垂涎。遥远边陲对于国家抵抗外族入侵至关重要,尤其在遭受持续围攻时,必须设法保障补给供应。城墙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在缺乏历史人口数据时,城墙规模可以作为城市规模的替代变量。城墙既是城市的地理边界,很大程度也是城市经济边界。城墙内的土地面积可以作为城市规模的测量指标。
城墙模型
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的论文《中华帝国晚期有城墙的城市》(Walled C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作者Yannis M. Ioannides和Junfu Zhang首次构建了包含城墙的城市经济模型,解释城墙形成因素、规模分布及其长期影响,实证检验如下五个命题:
第一,城市空间规模(指城墙内的土地面积)与城市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第二,城墙的质量随着遭受攻击可能性的提高而提高。
第三,城市空间规模分布趋近于幂律分布。
第四,修建城墙的固定成本决定了城市规模的最低门槛。
第五,历史上建有城墙的城市,预示了当代城市更高密度的经济活动。
数据来源:明朝和清朝城墙数据库
模型数据来自两个独特的数据库:明朝和清朝城墙数据库。
明朝城墙数据库来源于清朝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在这本包含130个章节的鸿篇巨著中,顾祖禹记载了晚明中国各地的历史和地理状况。我们从中提取了1182个城市的城墙周长和人口规模。
下表显示明朝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城墙周长均值和平均人口规模。等级越高的城市,其城墙周长更大,同时也具有更多人口。帝都作为帝国王权象征,无论城墙抑或人口规模,均远超其他城市。
晚明城墙特征
清朝城墙数据库来自人类学家施坚雅领衔团队,他们从晚清出版的900多部地方志中收集了超过1600座城市的城墙相关数据,其中最重要的数据是利用城墙周长并假设城墙形状为方形,从而估算出城墙内土地面积。
下表显示清朝城市城墙的特征:平均城墙周长为0.78公里,平均城墙高度为7.47米,城墙基部平均厚度为7.26米。城墙平均具有4个城门和8座塔。96%城墙具有护城河。
清朝城墙特征
晚清城墙规模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布是南京、苏州、北京、西安、杭州、榆林、泉州、合肥、定州和太原,其中北京、南京、西安和杭州在不同朝代做过帝都,其他城市因其经济或军事重要性著称。
城墙模型分析结果
第一,城墙长度与城市行政区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第二,城墙长度与地理特征关系。离北京的距离与城墙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距丝绸之路的距离与城墙长度也呈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
城市是否位于长江以南与城墙长度高度负相关,反映了中国南方地区多山地理特征对修建城墙的影响:城墙修建成本更高,并且可以依仗多山地势,修建较短城墙即可起到防御作用。沿海城市往往修建更长的城墙,由于其发达生产力,对于防御有更高的需求。
第三,容易遭受外敌入侵之地的城墙,其城墙质量更高。
模型根据城市的区位,测量其遭受攻击可能性的高低,可以分为五类:位于内亚的边境城市(38)、位于西南边陲的城市(26)、沿海城市(125)、位于内陆的边境城市(661),以及非边境城市(733)。模型采用城墙高度、塔楼数量和城墙厚度测量城墙的质量。
模型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城市规模变量之后,敌人进攻可能性的提高,促使城市修建更高质量城墙。位于内亚的边境城市,其城墙高度以及厚度均比沿海城市和内陆边境城市要大。而位于西南边陲的城市,无论从城墙高度、厚度还是塔楼数量来说,均差于其他类型城市。面临外敌进攻风险越高的城市,其城墙质量更高。
清朝不同类型的边境城市
第四,具有城墙的城市的规模分布。
利用1182座明朝城市城墙和1623座清朝城市城墙数据,把城市规模与城市密度以及城市密度对数展现在坐标轴上,其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密度与规模对数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清朝城市密度与空间规模分布
明朝城市密度与空间规模分布
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规模以上具有城墙的城市,其规模分布遵循幂律分布。
明朝和清朝城市的规模-位序分布遵循捷夫分布。
古代城墙对当代城市的长期影响
古代城墙,即使已经被拆除,是否依然会对当代城市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我们对比分析在清朝时建有城墙的城市与在清朝时没有城墙的城市之间的差异。
有城墙的城市历史比较悠久,城市经济活动长期集中于城墙范围之内进行,城墙内不同区域建立了从事特定活动的传统,影响至今,即使城墙已经不复存在。北京就是这种历史路径依赖影响的典型。离天安门广场1.6公里范围之内,北京的历史中心集中了三个高度密集的商业区:前门、王府井和西单。
我们利用1984-2013年中国288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回归模型,以人口与就业密度为因变量,有无城墙以及其他城市特征作为自变量,分析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与历史上是否建有城墙的关系。
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有城墙对于当今城市经济活动密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尽管城墙早在几十年以前拆除,曾经建有城墙的城市,在今天其经济活动密度更高,表明城墙这种人造设施的长期影响效应,界定了城市的历史边界、历史核心区,并吸引其他活动聚集,进一步加大密度。
208个中国地级市2010年人口与其明朝时人口对数的相关系数为0.39.
来源:
城读相关阅读:
3. 城读│农业与城市,孰先孰后?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先于农业”模型与考古学事实
10. 城读│谁第一个提出“城市革命”?
23. 城读│怎样用地图撒谎
62. 城读│大卫•哈维评《四方之极》
(点击文章标题,或进入公众号回复标题前的数字获取文章 )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